发布时间:2019-02-28 11:37:59 点击:1362 来源:快速问医生
每年的2月最后一日,是国际罕见病日。自从2008年由欧洲罕见病患者和爱心人士成立的罕见病组织举办的首届,国际罕见病日已走过了11个年头,越来越多的爱心机构也纷纷站出来为罕见病日发声,为罕见病日贡献自己的力量。
今年的主题是:连接健康和社会关怀(Bridging Health and Social Care)
何为“罕见病”?所谓的罕见病,又称“孤儿病”,罕见到什么程度?发病率大概1万人就有1人患病,且还是保守估计,但全球却有百万名家庭遭受罕见病的困扰,绝大多数都因遗传因素而引发。更遗憾的是,与之对应的是治疗罕见病的药物同样稀少,由于受限于极低的患者数量,研究相对不集中,难以找到药物发挥治疗作用的合适方式。
再加上群体小,分布广,自然召集起来难以大规模、长时间的临床试验,导致新药疗效、安全难以证明。最关键是,由于市场份额小,制药企业难以大规模制药,导致罕见病患者难以买药用药,目前我国暂时也没有一种罕见病药物。因此,国内罕见病患者面对的是呈现在电影《我不是药神》中的相似困境。
哪些才算罕见病?
事实上,“罕见”对于患者而言,单一疾病的患者的确罕见,发病率低。对于罕见病种类,数量还是庞大。目前已知的罕见病大概7000多种,若将所有的罕见病数量加在一起,罕见病,事实上并不罕见。
而其中,有3成的患者需要通过5-10个医生才能判断自己到底哪种罕见病;而4成的患者曾被误诊,治疗很长时间发现自己并不是这种病,而75%的罕见病治疗方案根本不准确,也不规范。这意味着,一个罕见病患者,可能需要花费短则5年,长达30年才确诊自己患了什么样的罕见病日。那到底哪些属于罕见病日?有哪些群体需要我们去关注呢?今天,咱们一起来看看这特殊的群体:
疾病可怕,更可怕的是患者的心病。透过文字,我们仅仅只是努力去体会、感受病友及家属所面对的境遇,但他们真正面对的,可能远比这个要困难千万倍。河南省人类遗传资源中心干细胞库呼吁,医生、家庭和社会人员要根据病人的不同心理变化,区别对待,正确引导,帮助病人度过情绪关,鼓励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为治疗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