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12-08 11:27:03 点击:1074 来源:
在《中国经济大讲堂》栏目中,中科院院士周琪曾列举过一组数据,在2019年10月前,全球收录的干细胞与再生医学药物研发大约有几百种,收录地区涉及全球。其中, 间充质干细胞是当今干细胞药物研发中最受欢迎的一种, 在所有干细胞新药研发中占比十分显著。
间充质干细胞的科研优势
01具有强大的增殖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在适宜的体内或体外环境下具有分化为肌细胞、肝细胞、成骨细胞、脂肪细胞、软骨细胞、基质细胞等多种细胞的能力。
02具有免疫调节功能,通过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及产生细胞因子抑制T细胞的增殖及其免疫反应 ,从而发挥免疫重建的功能。
03具有来源方便,易于分离、培养、扩增和纯化,多次传代扩增后仍具有干细胞特性,不存在免疫排斥的特性。
04面目模糊,表面抗原不明显,异体移植排异较轻,配型要求不严格。
超过五万条论文做数据支持
据统计,从1995年间充质干细胞首个临床试验完成之后,1990年至2019年6月,Pubmed上检索到的与间充质干细胞相关的文献累计超过55000余篇。
经全球最权威的干细胞数据库——美国国立研究院的数据库统计,全球注册在案的干细胞临床研究有近6000个,其中80%为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研究。
临床研究涉及上百种疾病
从治疗的疾病种类来看,间充质干细胞的临床研究涉及上百种疾病。将这些疾病按照器官系统分类,可以发现神经系统、心血管和骨科疾病是三类主要的研究领域,占比都在15%以上,总和超过一半。此外,糖尿病、肝脏、肺脏、胃肠道、皮肤和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比例都在5%左右,是间充质干细胞重要的临床研究方向。
神经系统疾病方面
脊髓损伤、多发性硬化、中风、肌萎缩侧索硬化症、老年痴呆症是研究较多的疾病。
骨科疾病方面
骨关节炎、股骨头坏死和椎间盘退化是主要的疾病类型。
心血管系统疾病方面
研究最多的是心肌梗死。
另外,关于肝硬化、克罗恩病、间质性肺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研究也较多。
在生殖系统疾病方面,也有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勃起功能障碍和卵巢早衰的临床研究。
间充质干细胞中的战斗机
独有优势:
1. 取材方便,无道德伦理争议;
2. 可获取的细胞数量多、增殖能力强;
3. 免疫调节作用大,便于扩增和传代,家人使用不用配型;
4. 极其适合用于临床研究和应用,是间充质干细胞的理想来源。
目前通过国家备案的干细胞临床研究项目中,间充质干细胞占据了41项,脐带及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占据了26项,涉及脑中风、卵巢早衰、糖尿病、肝硬化、银屑病、膝骨关节炎、心梗、不孕症、系统性红斑狼疮、宫腔粘连、小儿脑瘫等多个系统的疾病,可以说撑起了相关研究的半边天。
脐带曾一度被视作医疗废弃物抛弃。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医学知识的普及,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巨大医疗价值不断显现,无疑将为更多患者带来新的医疗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