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5-12 15:04:16 点击:1019 来源:干细胞库
5月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2019年国务院部门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情况。科技部副部长李萌在回答记者提问时介绍,2019年,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围绕基础研究提出了47件建议和提案,包括前瞻性重大科学问题、人才培养、基础研究的投入、长期稳定支持的环境、基础平台建设等问题。
科技部按照代表委员的建议,将全面加强基础研究,大幅度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并做了有针对性进行了部署。其中,科技部强调要持续加强前瞻性重大科学问题的研发部署,包括对干细胞、纳米、蛋白质、脑科学等方面,加大了支持力度。
延伸阅读
干细胞科技大有可为!
干细胞,是一类具有多向分化、自我更新以及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参与损伤组织与器官修复的潜能的细胞,随着科研水平的不断提升,干细胞被广泛应用于疾病的治疗研究中。
最早的干细胞治疗始于骨髓移植,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已经开始了实验性治疗,到70年代,异体骨髓移植已经在治疗血液系统疾病中广泛应用。但由于配型不易、骨髓资源稀缺等原因,真正能够得到救助的病人很少。80年代,出现了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研究,因其不存在配型和骨髓来源问题,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不仅可以用于治疗白血病,还可以用于淋巴瘤和某些实体瘤的治疗。
经过20多年的积累,目前我国干细胞研究取得很大成就,并逐步在应用领域拓展开来。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干细胞制剂和临床研究的管理制度和规范,备案了一批干细胞临床机构和临床研究项目。目前,我国已有70多个的干细胞临床研究项目以及120个干细胞及转化研究”重点项目通过了国家备案。
目前,干细胞临床研究涉及到多种疾病,包括一些较为罕见的疾病,如早衰症、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等,还包括许多常见的疾病,如小儿脑瘫、肾炎、烧伤等等。其中围产组织来源干细胞应用尤为突出。根据全球最大的临床试验登记网站clinicaltrials.gov上的信息,诸如糖尿病、骨关节炎、缺血性脑卒中、慢性肠炎、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特发性肺纤维化、新生儿严重缺氧缺血性脑病等疾病的临床治疗研究均采用了围产组织来源干细胞。
作为一项革命性的全新技术,干细胞科研正在快速开展,从国内外已取得的进展看,用干细胞技术来帮助治疗人类重大疾病,前景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