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04 14:21:41 点击:317 来源:
近年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中国的糖尿病患病率急剧上升,已成为全球糖尿病负担最重的国家之一。
据国际糖尿病联盟2021年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有超过1.4亿糖尿病患者,患病率高达12.8%,位居世界首位。其中,90%以上为2型糖尿病患者。
全球范围内,糖尿病的流行同样令人担忧。2021年,全球约有5.37亿成年人(20-79岁)患有糖尿病,预计到2045年,这一数字将增至7.83亿。
更为严峻的是,2024年11月13日发表在《柳叶刀》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指出,全球成年糖尿病患者人数已超过8亿,是1990年的四倍多。
2010年,据美国糖尿病协会(ADA)统计数据显示;
3年以上糖尿病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几率在46%以上;
5年以上糖尿病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几率在61%以上;
10年以上糖尿病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几率高达98%。
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脑卒中、心血管疾病、外周血管病变、糖尿病肾病、周围神经病变、视网膜病变等。
每10秒就有1位患者死于糖尿病并发症!
糖尿病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导致失明、肾衰竭、心脏病发作、中风和下肢截肢等并发症。
面对如此挑战,传统治疗方式如口服降糖药、手术治疗和注射胰岛素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控制病情,但并不能阻止并发症的发生,且存在诸多不足。因此,探索新的治疗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传统治疗方式不足
糖尿病目前没有根治的方法,主要靠药物维持控制,但并不能阻止并发症的发生。
口服降糖药:
药量越来越多,不能阻止并发症的发生
手术治疗:
治标不治本,手术费用昂贵,不能阻止并发症的发生
注射胰岛素:
药量越来越多,常伴发低血糖、脂肪萎缩、皮肤感染等副作用,不能阻止并发症的发生
修饰自体脂肪干细胞治疗2型糖尿病
01作用原理:
提供种子细胞,分化为胰岛β细胞;
促进胰岛α细胞向β细胞转化;
通过分泌细胞因子,刺激胰岛β细胞再生;
通过分泌细胞因子,增加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改善慢性炎症反应,促进代谢。
02技术优势:
摆脱每日用药、多次用药、长期用药给患者带来的不便和痛苦,以及药物带来的各种不良反应;
控制慢性炎症,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帮助胰岛修复和再生,从根本上解决糖尿病问题;
促进糖尿病导致的组织器官损伤修复,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并发症。
解放军总医院研究: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2型糖尿病显成效
2023年,解放军总医院母义明教授团队在《干细胞转化医学》上发表了一项研究,评估了脐带来源间充质干细胞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
他们通过II期临床试验,重点观察了这一疗法对糖尿病血糖控制的两项核心指标——TIR(葡萄糖目标范围内时间)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影响。
研究设计:方法科学严谨
此次研究采用随机安慰剂对照设计,共招募73名成年2型糖尿病患者,分别接受脐带间充质干细胞(37人)或安慰剂(36人)静脉输注。
通过静脉注射 UC 间充质干细胞可改善TlR
治疗方案为每4周输注一次,总共3次,并对患者进行长达48周的随访。研究通过回顾性连续血糖监测(CGM),评估了干细胞治疗对TIR和HbA1c的影响。
研究结果:疗效显著
研究显示,治疗48周后,脐带组和安慰剂组患者的TIR和HbA1c指标均显著改善。
其中,脐带组在9周和48周时的改善幅度优于安慰剂组。脐带组中,更多患者在随访期内达到了TIR≥70%和HbA1c<7%的目标值,显示出更稳定的血糖控制效果。
影响因素分析:特定患者收益更大
研究团队进一步分析了干细胞疗法的影响因素,发现男性患者若在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中C肽曲线下面积(AUCC-Pep)较高,则更可能从治疗中获益。
这一发现为临床筛选适合干细胞治疗的患者提供了科学依据。
结论:干细胞治疗展现潜力
通过静脉输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是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有效方法。
研究结果不仅进一步验证了TIR作为糖尿病管理新指标的价值,也为糖尿病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